6月25至26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我校主办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公共政策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杨凌召开。陕西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苗锐军,我校党委副书记、社科联主席吕卫东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公共政策创新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实现路径。来自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8位全国知名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并做主旨报告。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姜晓萍教授就“乡村振兴中的组织振兴”发言,认为实现组织振兴需要“一核领多元”的主体、健全乡村振兴组织体系的目标、强基固本赋能的方式和三共融三治的路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朱正威围绕“治理实践与学科话语”展开分析,提出治理实践与语汇表达是互构的过程,要提炼中国场景下治理语汇中丰富的理论内涵。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教授以“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中国反贫困的经验解释及其对乡村振兴启示”为题,认为反贫困治理和乡村振兴要发挥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的作用和优势。华中师范大学邓大才教授以“中国非正式治理兴起的政治学解释”为题,主张要关注非正式治理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提升治理效能要更加注重发挥非正式治理的价值和功能。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于水教授作题为“江浙农村居民收入及其提升研究”的报告,就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出见解。全国MPA教指委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麻宝斌教授从研究假设、方法、价值、主体、内容、对象等角度探讨“公共管理研究人本转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教授主要围绕当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总体要求以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路展开分析与展望。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项目专家、我校人文学院讲座教授石英以“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创新”为题,提出公共政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认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交流互动的政策壁垒。
本次研讨会还设立3个平行论坛,分别以“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为主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逻辑转向、动力机制、模式选择,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的问题困境、实践进路、制度逻辑、变通机制,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的目标定位、案例比较、实现路径、经验诠释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公共政策创新学术研讨会合影20220626_副本.jpg
本次会议由我校人文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研讨会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以线下为主的方式进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期刊编辑进行了深入交流。